廣州
集歷史文化與現代化發展於一身
澳門
融合東西方文化、風貌獨特
兩地擁有着諸多不同
但講着同樣的方言
很多年輕的夢想
在兩地之間悄然交織
開花結果
把這兩個地方聯繫得更加緊密了
抓住機遇,澳門青年選擇廣州
蔡依瑩是澳門普通話演講會會長,早在讀大學的時候,她就經常會到廣州參加一些交流團的活動,當時就對廣州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這裏吃得好、住得好、玩得也好!”如今,蔡依瑩在澳門、廣州兩地頻繁往來,每個月都要來廣州好幾次。
最讓蔡依瑩印象深刻的,首先就是廣州的美食了,“都説‘食在廣州’,每次我來廣州,都會吃不一樣的東西,有很多花樣”。其次就是廣州的美景,作為95後,蔡依瑩覺得廣州的生活很豐富多彩,這裏有很多網紅打卡點,在廣州生活的幸福指數很高。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廣州的學術氛圍很濃厚。蔡依瑩在廣州參加了不少學術交流的講座、會議,這對於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都是極大的助力。蔡依瑩表示:“對於廣州,我是給很高的分數的,我也是希望以後可以一直在廣州,在這裏去找到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從事科技教育工作的唐一,創業初期在澳門、深圳、香港等幾個城市兜兜轉轉,最終把落腳點選在廣州。2019年,他的項目開始在廣州運營發展。
作為澳門青年,蔡依瑩和唐一都從澳門來到廣州,帶着自己熱愛的事業,擁抱這座充滿機遇的城市。
唐一坦言,項目最終選擇在廣州運營,是他綜合考量之後的結果。廣州在地理位置上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比較中心的位置,無論從哪個城市來廣州,交通都十分便利。
從比較休閒的旅遊城市澳門來到廣州,唐一表示:必須要很有衝勁,才能適應大城市環境,並且在一個競爭的環境中來促使自己進步。在競爭中進步,在機遇中蜕變,廣州對於創業者來説,是一片沃土。
蔡依瑩致力於普通話的推廣工作,她對聲音的相關事業很有熱情,她很喜歡唱歌、配音、演講等等。在她看來,普通話不僅是文化傳播的媒介,而且在商貿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溝通橋樑。
曾有人對蔡依瑩在澳門推廣普通話不理解甚至質疑。但蔡依瑩認為:“講好普通話,才能夠更好地走出澳門這一方小天地,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同聲同氣,粵澳交流加深
唐一來到廣州,這裏和澳門一樣講粵語,他覺得“就有一種同聲同氣的感覺”。共通的方言,使得廣州對於澳門青年來説,更顯親切。事實上,近年來,粵澳兩地的交流不斷加深,聯繫也更加緊密,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來到廣州逐夢。
蔡依瑩的母語是普通話,她特別希望可以把普通話推廣到世界各地。“弘揚華語的力量,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愛澳的情感。”推廣普通話,對滿腔熱忱的蔡依瑩來説,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使命。
蔡依瑩表示:“澳門經常會有一些交流團來廣州,而廣州也會舉辦一些活動,邀請澳門青年、鼓勵澳門青年來參加。”蔡依瑩會在廣州擔任一些演講比賽的評委,和廣東演講學會有合作交流,並且建立深厚的友誼。兩地的協會組織等團體,一起推動普通話演講文化的推廣。
不僅蔡依瑩自己對廣州十分喜愛,今年考上中山大學來到廣州上學的蔡依瑩弟弟也是。在談及以後想做什麼的時候,蔡依瑩弟弟也很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就業前景。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粵澳之間交流加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目光聚焦到了大灣區廣闊的發展前景,蔡依瑩表示:“澳門其實很小,有些專業可能在澳門的高校裏並不開設,這可能會侷限年輕人的人生規劃”,但是把目光放至整個大灣區,“不管是學什麼專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裏面,總可以找到適合你的舞台。”
作為創業的開拓者,唐一對於廣州提供給創業者的扶持政策瞭解較多,他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多來粵港澳大灣區、多來廣州實地看看。
政策扶持,為港澳青年打造温暖的家
2019年,唐一在廣州註冊了自己的公司。當時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住宿。但很快,他申請到了人才公寓。11月底申請到了房子,12月他就把公司的人事、業務都遷移到了廣州。
而唐一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地解決住宿問題,得益於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的幫助。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是在廣州市天河區統戰部、天河區科工信局指導下成立的,為港澳青年在廣州天河進行創新創業、實習就業、學習交流、安居樂業提供服務。港澳青年之家自2017年成立以來,共服務接待港澳青年超過8000人次,成功協助超過150家港澳青年企業註冊落户天河並投入運營。
唐一表示,港澳青年之家也為港澳青年提供了一個平台,“港澳青年來到廣州的時候,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相關的意見有地方可以反饋,也能夠為後面來的港澳青年獲取更好的政策和福利。”
蔡依瑩也經常參加港澳青年之家的活動,除了有舉辦活動的會議室,港澳青年之家還有直播室、冥想室、辦公室等等。這些都是給他們提供的很好的環境平台。蔡依瑩説:“這些良好的環境會讓創業青年們更加願意回到這個地方,這裏就像家一樣很温暖,人氣很旺,人情味很足。他們也會更加願意留下來。”
事實上,廣州對於港澳青年的支持還有很多。在經貿往來、科技交流、青年交流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中,廣州開創了諸多“率先”和“第一”,廣州發起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職業發展5A行動,出台大灣區內地城市首個支持港澳青年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讓更多港澳青年走進大灣區創業就業,來到廣州安居樂業。2018年9月,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誕生,這是“澳門青年創新創業計劃”首個落地大灣區的項目。而像這樣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助力的基地、項目還有很多。
充滿信心,祝願澳門未來更加美好
12月20日,澳門迎來回歸祖國21週年紀念日。廣州與澳門兩座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交流日益密切,為粵澳青年們帶來了更多機遇。
蔡依瑩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讓我發現這個世界是很大的”,這裏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青年們也看到了無限可能。
唐一對政府充滿信心,“未來的澳門一定會更好,特別是與橫琴的合作發展中,我們正在構建中醫藥產業和金融產業,而這兩個產業在未來會有一個明顯的突破。”
講到未來的發展,蔡依瑩認為,“澳門迴歸21年,就像是一個剛回到祖國懷抱的寶寶,從一開始的經歷很多到現在的穩定富強,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民族的認同感。”擁有民族認同感,就會像拔河一樣,大家往一個方向去努力,就能夠進步得很快,她相信未來“澳門會因為青年人的一起努力,而變得更好、更富強。”
策劃/監製:朱文婷
通訊員:梁華毅
採訪/撰寫:馬佩純
拍攝/剪輯:袁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