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1月16日下午,首場“2021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好故事分享會”在廣州開發區召開。2021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好故事分享會由廣東省華南知識產權文化促進中心聯合相關部門舉辦,旨在積極講好中國知識產權故事,搭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文化交流和對外展示的窗口,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構建發展新格局。活動中,圍繞專利、著作權等主題,來自7家不同單位、企業的代表通過現場演講和圖文展示的方式,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們的知識產權好故事。
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的簽發史
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陳光輝副局長分享了該單位在2020年與中國人保財險廣州市分公司共同推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訂的故事。這是該險種在全國範圍內的首單落地,開創了國內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先河。該保險的出台,不僅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區內企業在海外業務的拓展、維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未來還將為更多“走出去”的民族企業一路保駕護航。
助力抗擊疫情,專利護航核心研發技術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下稱“三環公司”)專利代理師易意講述了該公司抗疫期間的故事:2020年年初,三環公司通過過硬的業務能力,並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的協助下,為全國首款AI全自動口罩機圓滿地完成專利挖掘及申請任務,體現了知識產權人與抗疫企業一道做好知識產權服務、共克疫情時艱的社會責任心,為堅定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奉獻力量。
吊裝公司驚躺槍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石靜涵法官則為觀眾分享一個案件,該案本是一起普通的遊戲著作權侵權糾紛,但法官在審理過程中細心地發現了被訴公司系一家吊裝公司,因主體資格被人盜用,蒙受了不白之冤。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溝通,法院最終改判被告不侵權。該案件向觀眾生動展示了知識產權司法工作的意義,法官工作的重心不僅在於審理好重大案件,更在於審理好千千萬萬的普通案件。每一位知識產權法官都肩負着服務保障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只有通過依法裁判來展示司法機關態度和對社會秩序的引導,才能於平凡中鑄就偉大。
高價值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侵權糾紛案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下稱“佛山知識產權局”)二級主任科員袁樂英為現場觀眾講述了兩個案件。佛山知識產權局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效率高、成本低、專業性強、程序簡便”的職能優勢,並堅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協同推進及裁判標準相統一,維護了行政機關正確處理決定的權威性,為當地企業營造規則明確、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
“IP和事佬”與知產糾紛當事人搭建同心橋
最後,中國(佛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下稱“佛山中心”)科員趙喬彥分享了佛山中心針對知產糾紛的創新故事。佛山中心通過發佈專有的調解員動漫形象“IP和事佬”,將“IP和事佬”調解員隊伍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走出了一條具有寬領域、“調解+仲裁”雙保障、親民化特點的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調解機制佛山創新之路,並依託該品牌幫助眾多糾紛當事人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了令雙方滿意的調解結果,成為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一個閃亮品牌。
本次2021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好故事分享會,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文化交流和對外展示構建了一個有力的平台,通過系列故事和案例的宣傳推廣,積極推動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弘揚了知識產權正能量,讓社會大眾更加深刻理解支持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廖雪明 通訊員江綠泓